水解酸化/悬浮滤料曝气生物滤池工艺集传统的沉砂池、水解酸化池、曝气生物滤池于一体,将构筑物以竖向的方式进行布置,与普通曝气生物滤池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笔者采用该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其除污效果。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原水水质
水解酸化/悬浮滤料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在天津市某污水处理厂进行,原水取自曝气沉砂池的出水,其水质见表1。
水解酸化/悬浮滤料曝气生物滤池中试装置如图1所示,总高度为7.1m,直径为900mm,有效容积为4m3。主要由沉砂区、水解酸化区、好氧区组成。沉砂区高为0.75m,有效容积为0.2m3;水解酸化区内为厌氧活性污泥,该区高为2.8m,有效容积为1.8m3;好氧区为悬浮滤料区,高为3.2m,有效容积为2.0m3,好氧区顶端设有板,以防止滤料流失。装置采用上向流,流量由阀门控制;采用旋流式喷嘴沿切线配水,使污水中的砂沉积到沉砂区底部;沉砂后的污水经过水解酸化区、好氧区后由滤头出水。除主体设备外,还设有反冲洗泵(该泵又兼作水解酸化污泥进泥泵)、反冲洗水解酸化污泥储泥箱、清水箱等附属装置,主要用于装置的反冲洗。
聚苯乙烯悬浮滤料的粒径为4~6mm,孔隙率为50%,堆积密度为30Kg/m3,它具有比表面积达、截污能力强、机械和化污性能好、价格低等特点。水解酸化/悬浮滤料曝气生物滤池采用穿孔管曝气,穿孔布气管设在滤料层的下面,空气与水同向流动,由于滤料的切割作用,大气泡被分割成小气泡,大大地提高了对氧的利用率。
1.3 分析项目及方法
COD、BOD5、NH3-N、SS、TN、TP等采用国家标准方法〖1〗测定;DO采用HACH溶解氧测定;pH采用酸度计测定;水温在现场采用温度计测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启动与运行
中试时间为2008年1月7日-12月19日,分为启动及运行两个阶段。
2.1.1 装置的启动
水解酸化污泥及好氧生物膜的培训、驯化均采用接种法。水解酸化接种污泥取自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消化池,采用一次性投加的方法接种1.5m3。好氧区的接种污泥取自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的回流污泥,先在进水量为9.6m3/d、曝气量为2.4m3/h、接种污泥投量为75L/d的方式下连续运行14d,然后调整进水量的13.2m3/d、曝气量为3.3m3/h,再连续运行14d。经过28d的培养、驯化,COD、BOD5、NH3-N、TP、SS的去除率均达到了80%左右,遂认为水解酸活化污泥及好痒生物膜的培养、驯化成功。
2.1.2装置的运行
运行分为调整及稳定运行2个阶段。第1阶段的进水量设为14.4m3/d,曝气量为3.6m3/h,滤速为22.6m/d,每天上午定时取样,测定相关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对第1阶段的统计分析结果经多次调整后,确定了第2阶段的运行参数:进水量为24m3/d,曝气量为6.0m3/h,滤速为37.7m/d,水力停留时间为3.98h,并稳定运行了128d。在第2阶段,装置对COD、BOD5、NH3-N、SS、TN、TP的去除效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在滤速为37.7 m/d、BOD5容积负荷为2.14Kg/(m3·d)、NH3-N容积负荷为0.38 Kg/(m3·d)、反冲洗周期为3d、反冲洗强度为39.3 m3/(m2·h)、水力停留时间为3.98 h、平均温度为18.1℃的条件下,水解酸化/悬浮滤料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COD、BOD5、NH3-N、SS、TN、TP、均达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同时NH3-N、BOD5还达到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的要求;对COD、BOD5、NH3-N、SS、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0.1%、96.0%90.1%、92.8%、38.4%、75.5%,说明该工艺对有机物和氨氮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2.2 反冲洗
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好氧区滤料上附着的生物膜由于增值而逐渐变厚,同时滤层截留的悬浮物也不断增多,水头损失逐渐增大,当水头损失达到或接近临界值时,将会出现颗粒物穿透滤层、出水水质变差的情况,此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并进行反冲洗〖2〗。